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2更新:2025-09-15 21:54:10
2024年96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将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本周日晚)及北京时间3月11日(下周一上午)在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此前凭借出色表现担任主持人的吉米·坎摩尔将再次掌控舞台,延续其在该奖项的主持传统。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为提升收视率精心策划,拟在表演奖项环节邀请往届得主为年度最佳男女主角及配角颁发奖项,旨在重现2009年第81届奥斯卡"五捧一"的历史性时刻。该届奥斯卡被公认为盛况空前,提名名单呈现出多元格局:既包含年度北美票房冠军剧情片《芭比》,也囊括殿堂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的杰作《花月杀手》;同时汇聚了斩获戛纳与威尼斯双料荣誉的外语片《坠落的审判》《利益区域》《可怜的东西》,以及聚焦少数族裔议题的《美国小说》与《过往人生》。此外,还出现了久违的复古类型电影《留校联盟》和《音乐大师》,这些作品共同折射出奥斯卡评审团构成的变迁趋势,以及北美电影产业在经历调整后的复兴迹象。
尽管存在一定变数,但本届奥斯卡大奖的归属似乎早已尘埃落定。最佳女主角奖的竞争尤为激烈,莉莉·格莱斯顿(《花月杀手》)与艾玛·斯通(《可怜的东西》)两位实力派演员的对决成为焦点。无论最终花落谁家,都是意料之中的结果。而凭借13项提名的强劲势头,《奥本海默》更被寄予厚望,诺兰导演有望在最佳导演奖项上摘得桂冠。值得关注的是,这部作品是否能复制《西区故事》的辉煌,斩获10项大奖?抑或挑战《宾虚》《泰坦尼克号》与《指环王:王者归来》保持的11项提名纪录?所有悬念都将在此揭晓。
在第9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揭晓前夕,我们不妨先对七大焦点奖项进行大胆预测:最佳影片:呼声最高的得主或将为《奥本海默》,而《美国小说》则被视为其最强竞争对手。其他入围作品如《芭比》、《坠落的审判》、《留校联盟》等也备受期待。
奥斯卡历来难以在单一年度颁发真正意义上的“最佳影片”,毕竟每部获奖作品都需历经数十年才能验证其艺术价值。然而诺兰执导的《奥本海默》或将成为罕见例外——该片凭借深刻的内涵与厚重的历史感,在2023年群星云集的激烈竞争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据最新统计,这部传记电影已斩获305项大奖并获得381次提名,其亮眼的获奖表现使它极有可能囊括10座小金人,成为奥斯卡历史上获奖数量最多的影片之一。
奥斯卡颁奖季历来是群雄逐鹿的战场,那些曾一度领跑的热门影片往往在舆论热议的高峰期遭遇滑铁卢,诸如《爱乐之城》《1917》《犬之力》等佳作皆曾上演过此类戏剧性反转。而《奥本海默》却展现出不同寻常的抗压能力,其成功既源于过硬的制作水准,更得益于诺兰及其团队在颁奖季期间始终秉持的谦逊姿态。这种以格局服人的策略,使影片在导演工会、制片人工会等核心投票团体中赢得了广泛认同。尤为关键的是,《奥本海默》在斩获导演与制片人工会奖项的同时,还同步摘得演员工会最佳群戏表演奖,这在历史上曾是多部获奖影片的共同起点——从《莎翁情史》力压《拯救大兵瑞恩》到《寄生虫》掀翻《1917》,演员工会奖的加持始终被视为奥斯卡的重要风向标。
《奥本海默》不仅有望斩获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男配角奖项,更可能在表演类奖项中实现罕见的双冠成就——这一壮举自1959年《宾虚》以来尚属首次。据统计,在过往95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中,仅有17部同时获得两个及以上表演奖。尽管《奥本海默》目前领跑榜单,但其含金量仍需与其他竞争作品对比。若非与去年《瞬息全宇宙》的横扫之势相较,该片以"王中之王"姿态登顶的含金量更为凸显。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奥斯卡其他提名影片同样表现亮眼,若置于其他年份或许更易脱颖而出。获得8项提名的《芭比》则成为本届最具争议的作品,其女导演格蕾塔·葛韦格与女主角玛格丽特·罗比均未获得任何提名,仅有瑞恩·高斯林入围最佳男配角,这种反差恰成为影片现实意义的注脚。
撇开舆论风波,审视这一结果,奥斯卡似乎并未刻意针对两位女性影人。葛韦格曾凭借《伯德小姐》入围最佳导演与原创剧本,罗比亦因《花样女王》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若深入分析导演与女主角的提名名单,《芭比》的"掉提"现象亦有一定合理性。该片在奥斯卡之夜或许会如2018年的《一个明星的诞生》般,仅斩获最佳原创歌曲奖,但这不影响"芭本海默"年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老马丁的《花月杀手》虽因冗长的片长引发争议,却仍堪称"有生之年必看"的佳作。其过往作品如《纽约黑帮》《爱尔兰人》均遭遇过10项提名却难获大奖的遗憾,但《花月杀手》或因莉莉-格莱斯顿的表演突破而改写历史。这位演员或将接棒1974年《曾经沧海难为水》艾伦-伯斯汀,成为第二位凭借老马丁执导影片摘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女星。
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单揭晓,《坠落的审判》《利益区域》《可怜的东西》三部影片的入围,标志着奖项对多元类型与国际视野的持续拓展。北美影评界普遍认为,《坠落的审判》作为金棕榈得主,是继《奥本海默》之后最具分量的提名作品,尽管法国官方未将其纳入最佳国际影片角逐范畴,使其面临被遗漏的风险(仅寄望其能在最佳原创剧本奖中突围)。而曾在戛纳斩获评审团大奖的《利益区域》作为英国代表作,凭借深厚的艺术底蕴在最佳国际影片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威尼斯金狮奖得主《可怜的东西》则将瞄准最佳女主角奖及摄影、音效等技术类奖项,展现其多维度的艺术价值。
在剩余的奥斯卡提名影片中,《音乐大师》因过度雕琢而饱受争议,鲜少被提及。相较之下,《美国小说》《过往人生》《留校联盟》则在海外媒体对部分评委的私下采访中,获得了一些支持票。尽管这些影片难以在最佳影片奖上竞争,但《美国小说》仍具备角逐最佳改编剧本的可能,《过往人生》在最佳原创剧本项目中表现突出,《留校联盟》则在最佳男主角奖项上拥有一定优势,值得关注。【最佳导演】预测赢家为克里斯托弗·诺兰(《奥本海默》),其他入围作品包括茹斯汀·特里耶的《坠落的审判》、欧格斯·兰斯莫斯的《可怜的东西》、乔纳森·格雷泽的《利益区域》以及马丁·斯科塞斯的《花月杀手》。
2009年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休-杰克曼以歌舞表演的形式登场,而《蝙蝠侠:黑暗骑士》则遭遇了令人意外的冷遇。该片在最佳影片和导演两项重要奖项上被奥斯卡忽视,这一事件直接促使学院在次年调整了最佳影片的提名规则。尽管当年仅获得最佳男配角(希斯-莱杰)与音效剪辑两个奖项,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却斩获8项大奖。此后十五年间,诺兰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作品持续面临奥斯卡的"偏心",直到《敦刻尔克》打破僵局,首次获得最佳导演提名。作为当代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之一,诺兰持续积累的行业影响力,终于在近年迎来了突破性的认可。
多方迹象显示,《奥本海默》对诺兰而言犹如2006年《无间行者》之于马丁·斯科塞斯、2007年《老无所依》之于科恩兄弟,其艺术成就已具备角逐最佳导演奖的实力。此番预测并非单纯强调时间积累,而是基于奥斯卡评选中实力与机遇的双重考量——如希区柯克、库布里克等大师曾因时代局限错失殊荣,而汤姆·霍珀(《国王的演讲》)、关家永与丹尼尔·施纳特(《瞬息全宇宙》)则凭借作品质量获得认可。今年诺兰恰逢天时地利人和,虽已稳操胜券,但其入围名单仍值得铭记。来自美国的马丁·斯科塞斯、英国的诺兰与乔纳森·格雷泽、法国的茹斯汀·特里耶、希腊的欧格斯·兰斯莫斯共同构成全球化阵容,他们去年在欧洲电影节上展现的多元创作活力,令人期待奥斯卡能延续包容性趋势。
在第25届美国演员工会奖揭晓前,最佳男演员奖项的竞争始终在基里安·墨菲与保罗·吉亚玛提两位演员之间激烈胶着。墨菲凭借在《奥本海默》中的出色表现,已斩获至少30项该类别奖项并获得60余项提名,其中包括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与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等重要荣誉;而吉亚玛提则以《留校联盟》的演出成绩紧追其后,两者在获奖数量与提名规模上势均力敌,其中吉亚玛提囊括了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及美国评论家选择奖最佳男主角等关键荣誉。然而演员工会奖的落定,使得这场持续数月的较量早早失去了悬念。
奥斯卡最后一轮投票于2月22日至27日进行,而演员工会奖则在2月25日揭晓,且首次通过Netflix平台进行直播。北美媒体观察指出,墨菲在演员工会奖的胜出不仅体现了演员群体的广泛支持,更可能对奥斯卡的最终投票结果产生影响。历史数据显示,演员工会奖与奥斯卡的获奖名单在29年间有23次高度吻合,仅有少数例外案例,如安东尼·霍普金斯凭借《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击败查德威克·博斯曼的《蓝调天后》,以及凯西-阿弗莱克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战胜丹泽尔-华盛顿的《藩篱》。去年,布兰登-费舍亦是从演员工会奖一路斩获奥斯卡奖项。尽管获奖概率并非唯一考量,但墨菲与吉亚玛提的表演均被视为其职业生涯中的巅峰之作。作为诺兰导演的常驻配角,墨菲在《奥本海默》中塑造的角色展现出复杂多面的特质——时而冷酷无情,时而饱受负罪感折磨,时而又陷入脆弱崩溃的状态。在大量侵入式镜头的运用下,墨菲将表演能量凝聚得如同核弹般震撼。
吉亚玛提在亚历山大·佩恩执导的《留校联盟》中饰演了一位表面严厉的中年导师,这位充满戏剧张力的"失败者"角色成功触动了学生们迷茫的内心世界。虽然其表演风格与《死亡诗社》中罗宾·威廉斯的激情、《闻香识女人》里阿尔·帕西诺的冷峻有相似之处,但吉亚玛提独有的表演特质使其角色独具辨识度。凭借此前三次斩获演员工会奖的卓越表现,他成为墨菲争夺奥斯卡影帝道路上最有力的竞争者。而布莱德利·库珀在《音乐大师》中挑战了音乐大师伦纳德·伯恩斯坦的传奇形象,尽管该片作为其自导自演作品在颁奖季初期备受关注,甚至一度领跑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角逐,但随着口碑逐渐分化,其夺奖势头明显减弱,最终仅获得提名便止步。
本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项的角逐中,杰弗里·怀特与科尔曼·多明戈两位非裔演员意外闯入决赛圈,这一突破性阵容成为本届奥斯卡的一大亮点。杰弗里·怀特凭借在《美国小说》中对黑人作家心理困境的深刻诠释,于颁奖季后半程获得广泛支持,其独立精神奖最佳主角奖的斩获使他被北美媒体视为潜在的黑马人选,但遗憾的是,其强势崛起稍显滞后。而科尔曼·多明戈在《鲁斯丁》里塑造的同性恋民权活动家贝亚·鲁斯丁形象,展现出极具感染力的表演才华,然而受限于影片宣发力度不足,导致这位单枪匹马获得提名的演员难以获得更多关注。【最佳女主角】方面,莉莉·格莱斯顿凭借《花月杀手》被普遍看好为最大热门,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艾玛·斯通(《可怜的东西》)、桑德拉·惠勒(《坠落的审判》),其他有力竞争者则有安妮特·贝宁(《奈德》)与凯瑞·穆里根(《音乐大师》)。
本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争夺堪称最大看点,艾玛·斯通与莉莉·格莱斯顿两位实力派演员展开激烈较量。作为《可怜的东西》与《花月杀手》的主演,她们的较量被外界戏称为"石头姐"的巅峰对决。艾玛·斯通在英国电影学院奖中斩获影后桂冠时,莉莉·格莱斯顿尚未获得任何提名。然而这位北美原住民女演员随后凭借《花月杀手》获得演员工会奖最佳女主角,创造了历史——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北美原住民女性。而莉莉·格莱斯顿同样有望在奥斯卡上书写历史篇章。从颁奖季表现来看,两人重现了凯特·布兰切特与杨紫琼当年的竞争格局:艾玛率先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莉莉则在各大影评人协会中崭露头角;金球奖上两人势均力敌,随后艾玛延续了凯特连夺英奥与评论家选择奖的辉煌,而莉莉则在演员工会奖中实现反超。凭借此次胜利及真挚动人的获奖感言,莉莉成功将《花月杀手》在戛纳首映时获得的热烈掌声重新带回聚光灯下,让自己的竞争势头回归巅峰。
莉莉-格莱斯顿出生于蒙大拿州布朗宁的黑脚保留地,其父亲为黑脚人与内兹珀斯人混血,母亲具有欧洲血统。作为演员,她在几年前凭借《某种女人》斩获多项影评人奖项。在老马丁执导的《花月杀手》中,她饰演了在动荡年代中生存的奥塞治族女性莫莉·布克哈特。这部汇聚罗伯特-德尼罗、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男星的影片里,莉莉以充满神秘感且直面生死的表演,意外超越了"小李"的精彩程度。格莱斯顿成为继1935年毛利人血统的梅尔-奥伯郎(《黑暗天使》)、2004年毛利人血统的凯莎-卡斯尔-休斯(《鲸骑士》)、2019年特拉斯科人雅利扎-阿巴里西奥(《罗马》)之后,第四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原住民女性。在杨紫琼去年打破亚裔演员在奥斯卡获奖的桎梏后,业界普遍期待莉莉能够延续这一突破,为少数族裔演员在奥斯卡舞台上的突破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然而,也存在对莉莉成就的质疑声音——她在一部时长三小时十五分钟的影片中,仅现身约一小时四十五分钟,或许更应角逐配角奖项。针对这一质疑,回应可分为两种途径:其一,奥斯卡奖历史上不乏以配角身份斩获最佳女主角的案例,如1963年《原野铁汉》的帕特丽夏·尼尔、1975年《飞越疯人院》的路易斯·弗莱彻;其二,自奖项设立以来,同时摘得金球奖与演员工会奖「双料」殊荣却无缘奥斯卡的演员仅出现三次。因此,莉莉在奖项竞争中仍具显著优势。
艾玛·斯通依然是莉莉这一角色的强劲对手。凭借《爱乐之城》斩获奥斯卡的她,在去年的《可怜的东西》中进一步挑战自我——饰演一位复活后接受脑部改造的非典型女性,角色融合了诸多颠覆性的设定与令人咋舌的肢体表达。然而,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表演呈现,也暴露出导演在叙事把控上的不足,导致斯通的表演在逻辑连贯性与叙事节奏上略显薄弱。从行业评价的角度来看,该片的极端审美风格与先锋实验特质,或许会削弱其在学院奖评选中的普适性。相较之下,德国演员桑德拉·惠勒凭借《坠落的审判》展现出的细腻演技更具说服力,她在该片中诠释的婚姻困境与舆论漩涡中的女性形象,精准拿捏了奥斯卡评委的审美偏好,成为女主角奖项的有力竞争者。
惠勒凭借沉稳内敛的表演牢牢吸引观众目光,无论观众对角色持何种态度,都会认同她作为这部迷人电影核心魅力的呈现。据外媒最新报道,在奥斯卡投票的最终阶段,外界对惠勒的呼声高涨,若其最终胜出,或将创造历史性的惊喜。回顾奥斯卡历史,仅有三位演员在未获得评论家选择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或美国演员工会奖的情况下斩获表演奖——2000年玛西娅·盖·哈登凭《波洛克》获最佳女配角,2001年丹泽尔·华盛顿以《训练日》夺得最佳男主角,2002年阿德里安·布罗迪凭借《钢琴家》摘得最佳男主角。因此,即便胜算渺茫,惠勒仍堪称莉莉奖项的有力竞争者。
其他两位提名者则难免令人感慨:有些演员始终停留在"伴娘"层面,难登"新娘"之位。第五次提名的安妮特·贝宁在《奈德》中诠释游泳选手戴安娜·奈德时展现出的坚韧,让人联想到《荒野猎人》中啃食生肉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贝宁的表演堪称完美,其饰演的奈德历经五次横渡古巴与佛罗里达海峡才实现突破,相信这位实力派演员终将完成奥斯卡梦。而第三次提名的凯瑞·穆里根虽在《音乐大师》中获得广泛赞誉,但受限于作品整体质量,她的提名之路仍需更多积累。
最佳男配角奖项预测中,小罗伯特·唐尼(《奥本海默》)被普遍视为最大赢家。其他潜在竞争者包括:斯特林·K·布朗(《美国小说》)、罗伯特·德尼罗(《花月杀手》)、瑞恩·高斯林(《芭比》)以及马克·鲁法洛(《可怜的东西》)。这些演员各自凭借精湛演技在作品中留下深刻印象,但唐尼在《奥本海默》中的表现更被看作是冲击奖项的强有力候选。
饰演“钢铁侠”长达十余年后,小罗伯特·唐尼如今已能自如应对舞台上的获奖感言。早在30年前,他因在《卓别林》中的出色演绎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开启了璀璨的演艺生涯。然而,这位好莱坞“顽皮鬼”却长期饱受生活磨砺,直到漫威宇宙的崛起让他重获新生,成为该系列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但伴随事业的重启,唐尼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摆脱标志性的托尼·斯塔克形象?在诺兰执导的《奥本海默》中,他以颠覆性演技诠释了如蛇蝎般的政治家刘易斯·斯特劳斯,瘦削的面容与凌厉的眼神在黑白影像中迸发出令人窒息的恶意,为观众呈现了截然不同的角色魅力。
三年前,唐尼因《多力特的奇幻冒险》遭遇金酸莓奖最差男演员与最差银幕组合双提名,而今凭借《奥本海默》斩获演员工会奖、英国电影学院奖、金球奖、评论家选择奖等关键奖项,几乎已锁定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完成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其余提名者虽表现稳健,却难与唐尼的惊艳表现相提并论。德尼罗在《花月杀手》中延续了招牌式的演技,但相较于过往作品缺乏突破;马克-鲁法洛在《可怜的东西》中与电影风格高度契合,不过其表演略显夸张。瑞恩-高斯林在《芭比》中颠覆酷帅形象,以诙谐演绎肯的角色,不过相较于他为该片演唱主题曲《我只是肯》的舞台表现,其领奖台上的身影反而显得黯淡。最佳女配角方面,达明-乔伊-伦道夫凭借《留校联盟》领跑预测榜单,艾米丽-布朗特(《奥本海默》)、丹妮尔-布鲁克斯(《紫色》)、亚美莉卡-费雷拉(《芭比》)及朱迪-福斯特(《奈德》)则分列陪榜位置。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自哈莉·贝瑞获奖后,长达20余年未现身非裔女演员,即便维奥拉·戴维斯凭借《相助》《蓝调天后》两度斩获演员工会奖影后,却未能问鼎奥斯卡。然而,在过去二十年间,黑人女演员在最佳女配角奖上的斩获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自2006年《追梦女孩》的詹妮弗·哈德森获奖以来,已有七位非裔女演员在此奖项上取得突破。这种现象被外界解读为奥斯卡对黑人女演员群体的"补偿性认可"。今年,达明·乔伊·伦道夫有望延续这一趋势。其主演的《留校联盟》于去年8月在特柳赖德电影节首映后,达明迅速成为各大奖项女配角的热门人选,累计收获37项提名与获奖。与男配角单元的唐尼相似,达明在演员工会奖、英国电影学院奖、金球奖、评论家选择奖等重要奖项中表现抢眼,展现出与当年《珍爱》中莫妮克相媲美的夺奖实力。
达明·乔伊·欣顿在《留校联盟》中饰演了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沉默食堂职员,她在英格兰一所学校的表演细腻动人,其极具感染力的演绎引发了强烈共鸣。尽管丹妮尔·布鲁克斯在《紫色》中的表现堪称惊艳,但今年达明的突破性成就似乎让后者黯然失色。奥斯卡新科得主艾米丽·布朗特在《奥本海默》中饰演的主角妻子,凭借精准而富有张力的表演成为颁奖季焦点,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英国女演员此前从未获得过奥斯卡提名。亚美莉卡·费雷拉意外入围的佳绩,为《芭比》这部错失最佳女主角的影片带来了慰藉;而两届奥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在《奈德》中饰演的贝宁闺蜜,则以一贯的精湛演技展现了资深演员的实力。
《利益区域》作为去年在戛纳引发热议的年度佳作之一,由导演乔纳森-格雷泽将马丁-艾米斯2014年出版的小说改编呈现。影片通过极具冲击力的影像风格与声音设计,将人类文明的黑暗面置于聚光灯下进行剖析。不同于传统战争题材的直接呈现,该片以凶手家族的日常生存状态为叙事主线,隐晦地映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暴行。尽管部分北美评论界人士质疑其存在淡化屠杀事件的倾向,认为作品未能深刻揭示历史伤痕,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对人性恶的凝视与哲学思辨仍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较于斩获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提名的《利益区域》,其他入围影片如《我是船长》《完美的日子》《教师休息室》在竞争力上明显处于下风。《绝境盟约》虽以精良制作著称,但其商业影像特征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若非导演茹斯汀-特里耶与法国官方产生矛盾,使得法国未能将《坠落的审判》送选奥斯卡,本届最佳国际影片的归属或许更具悬念。然而,随着《利益区域》的强势表现,该奖项的结果已趋于明朗——这部作品极有可能摘得奥斯卡桂冠,而《坠落的审判》则将面临最佳影片等更具挑战性的角逐。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